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

习作: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

编号ID:2557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20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提前熟知习作要求,思考生活中让人感觉美好的种种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一、审清题意,补充题目
1.浏览习作要求,明确训练重点。
(1)看看课本所给的提示词,打开思路。
(2)阅读泡泡中的文字,思考是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2.回忆脑海中的种种美好,确定习作题目。
(1)谈话激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列出“美好清单”。(课件出示“美好清单”示例)
(2)学生交流自己的“美好清单”,说说自己认为让生活更美好的东西。
预设: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题目中的“更”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非常多,但这里有一个“更”字,因此一定是让自己最有感触的、有所思索的事物。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如何确定题目。
提示: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作为题目。比如从家庭考虑,可以选择亲情、母爱、沟通等;从学校考虑,可以选择朋友之谊、师生之爱等;从社会考虑,可以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然考虑,可以选择山水美景、花草树木等;从自身考虑,可以选择思考、信心、阅读等。
②切入点不宜太大。作文时切入点越小越好,这样才能小中见大,往深处挖掘。如果我们选择“科技”或“自然”这样的题目,就很容易写得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如果我们从小处落笔,写“亲情短信,让生活更美好”或“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让生活更美好”,则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更能写出自己的感悟。
二、选材典型,注重细节
1.紧扣题目寻找典型事例,挖掘材料的独特之处、感人之处。
(1)阅读课本提示语: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
明确:典型事例就是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例,能体现人物的品质或突出事物的特点。
(2)学生就自己选择的对象罗列出该事物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并举出几个恰当的例子,再用排除法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这就是典型事例。
示例:
确定题目:美食让生活更美好
罗列要点:①让我更健康;②让我更快乐;③让我有了出门多走走、多旅行、多发现美食的动力;④自己做美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⑤帮我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分析排除:第一点太笼统,而且许多美食易让人发胖,所以这一点不太好展开,可排除。第二点确实是一般人最爱美食的原因。第五点、第六点也可以归纳到这一点中,和朋友、家人一起吃美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第三点的切入点比较新颖,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而要吃到原汁原味的它们,又体验当地文化,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环球旅行了。
确定材料:选择第二点、第三点。分别就每一点选择一个典型事例。
典型事例:如一次美食“拯救”自己情绪的事例;如一次发现身边的美食的经历。
2.注意细节描写,交流怎么把细节写活。
明确:写作时可根据描写的对象进行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把背景环境、人物的细节描写到位,这样的描写才能打动人。
三、融入感情,完成初稿
1.学生开始写作初稿,教师巡视检查,发现写得不错的片段可记下来,后面进行展示阅读。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要选择典型事例,但这个典型事例不是一定要多么新、多么奇,而是真正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能引起自己思考的事例,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话,肯定是所选的事例并不是自己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该想想是否事例还不够典型。
2.写完后,同桌交换习作,看看习作中是否表现出了“美好”,而这种“美好”是否能打动其他人。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教师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预设:教师课件出示“评改标准”,引导学生发表修改建议。
2.请学生给同伴提几条修改建议,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教师出示修改建议样本)

3.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1)事件记叙完整;(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3)文中流露出真情实感,且融入自己的思考;(4)细节生动,语言流畅优美。
4.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         让生活更美好》是一则开放性的习作教学命题,题中的“生活”指学生们身边真实的情感和事件,这是表达的源泉和基础;“美好”则强调在表达时要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抒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积极情感。因此,本次习作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发现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最能写出情感、最能写出感悟的内容,而不是为习作而习作,而要真正将习作和生活融在一起。虽然本次习作设计意在让学生挖掘身边最美好的事物,但由于视角或生活圈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是会选择一些普通、平淡的内容来写,所以如何在这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中挖掘出深意,就是本次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因此,本次教学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把细节写活、写生动,毕竟大部分学生的生活都是十分普通而平淡的。从总体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也写出了一些非常精彩的片段,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共同提高。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