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本内容,了解活动内容。
2.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
3.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
4.能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阅读“阅读材料”;搜集红色诗词;想想自己的心愿是什么,和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这快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吧,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
2.明确学习任务。
开展阅读分享会
(1)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
(2)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交流每篇文章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的收获。
制作小诗集
(1)和同学一起查找资料,搜集红色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的革命情怀。
(2)全班共同制作一本诗集。
二、研读材料,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七份材料分别讲了什么故事?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动?
(2)阅读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点拨。
(1)指名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
(2)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明确:《毛主席在花山》一文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了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
(3)学生自学其他六篇文章,教师点拨。
预设:回顾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方法,针对各篇文章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方法有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等。
三、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开展阅读分享会
1.做好阅读笔记,为下一步的交流做准备。
明确:阅读笔记包括文章名、作者、阅读方法、阅读心得等。其中,阅读心得要写得详细一些,可以记录文章抒发的感情、文中令你感动的人和事,也可以写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受到的启迪等。
2.分小组进行阅读交流。
预设:合理分组,如根据座位就近分组,根据阅读的文章分组,也可以按各人意愿自由分组。先组内交流,再在班级上交流。交流时应畅所欲言,同时注意聆听他人的表达,做好记录,形成小组读书报告。
制作小诗集
1.搜集诗歌。
明确:本次诗集的内容是红色诗词,即革命诗,既包括革命年代文人创作的抒发革命激情,表达对革命的坚持、对祖国的热爱的诗词,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讴歌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诗词。可以分小组分类搜集,搜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
2.整理资料。
预设:可以按照诗词的内容、创作年代、思想感情、作者等角度进行分类。如有必要,可以附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相关图片信息。
3.版面设计。
预设:先给诗集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再联系四年级关于合作编小诗集的经验,划分任务,如版面设计、插图、誊写、封面目录制作等,完成诗集。
四、汇报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预设:教师相机引导,提示学生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要多样,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班级内评选出最优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按计划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5.教师小结。
(1)小结制订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导语: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里埋藏着怎样的心愿呢?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二、交流讨论,确定内容
1.引导学生讨论刚刚交流的心愿,了解心愿的特点。
2.选择心愿,确定写作内容。
预设:学生结合前面的交流情况来选择自己想写的心愿,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选择这个心愿的原因,学生将交流的内容做简单的记录,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课件出示)
3.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预设:学生选好要写的心愿之后,接下来就要构思选择什么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和“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这两个方面去思考、交流。
(1)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2)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4.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预设:教师先提示常用的方式: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创作诗歌等,再简单介绍采用各种方式的好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表达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拓展思路,拟写提纲
1.掌握写好自己的心愿的方法。
(1)“大题小作”。“大题”是指题旨范围较广,你的心愿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对于这类心愿,我们不妨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方面、一个点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
(2)“虚实转化”。比如心愿相对来说是比较“虚”的,但我们可以转化为“实”的来写。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等载体上,这样才能使内容充实,立意集中。
2.拟写提纲。
提纲要领:(1)选题,交代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2)写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3)如果你的心愿可以实现,写写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如果你的心愿是实现不了的,可以写一写美好的愿景。
四、依照提纲,完成初稿
1.学生结合自己的提纲,完成初稿。
(1)注意课本上提到的习作要求:交代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2)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不完全参照提纲,可以适当修正提纲。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些调整,这是允许的。
2.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留意佳作和有问题的习作。
五、合作评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初稿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2.交换习作,小组合作评改。
预设:通过自改,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通过互改,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会对习作进行评改。
3.师生共评。
点评重点:(1)选材新颖、典型;(2)叙述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3)作文形式有特色,如写信、写日记或创作诗歌等。
4.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奋斗的历程”,在具体学习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方法,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和整理红色诗词、朗诵诗词,进一步了解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历程,感受了他们的革命情怀。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之情,增长了学生诗词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本次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我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我也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我适当指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