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难忘小学生活
光阴似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里,快乐的校园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它们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即将离开难忘的母校,我们的心中有太多的留恋、有太多的不舍。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我们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点,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回忆往事 阅读材料 老师领进门 回忆启蒙老师对自己的启发,表达热爱、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老师、母校的深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 2课时
作文上的红双圈 通过讲述老师给自己修改作文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母校的感激之情。
活动 填写时间轴 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小学生活。 采用多种形式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分享感人的点点滴滴
分享难忘的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阅读材料 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 具体介绍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方法。 激发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兴趣,掌握方法。 2课时
活动 制作成长纪念册 制作一本具有纪念意义的成长纪念册。 引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
依依惜别 阅读材料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通过对少男少女的热情歌唱,勉励青年奋发向上,永葆活力。 品味诗歌语言,揣摩诗歌表达的感情。 2课时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本文是华罗庚1956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了解演讲稿的语言特点,从中受到启发。
给家乡孩子的信 领悟生命的意义即为社会贡献力量,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殷切希望,从中受到鼓舞,珍惜宝贵的光阴,好好学习。 了解书信的格式,体会抒发真情的写法。
毕业赠言 展示了一组给老师、同学的毕业赠言。 了解毕业赠言的特点,掌握写法。
活动 举办毕业联欢会 举办毕业联欢会,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相互赠言。 指导学生合作策划活动,多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2课时
习作 给老师或同学、母校、自己写一封信 通过写信的方式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提出中肯的建议、展望将来的自己。 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关注学校发展,展望美好未来。 2课时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制订整体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本内容,了解活动内容。
2.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
3.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形式,制订整体活动计划。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阅读课本上的“活动建议”,了解活动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机动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这六年里发生过许多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活动要求。
明确:活动主题——“难忘小学生活”
活动目的——向师友、向母校告别
二、合作探究,制订计划
1.学生自由阅读“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这两个板块中的“活动建议”部分。
预设: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关键语句,想一想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可以开展哪些具体活动。
2.明确活动内容。
回忆往事
(1)借助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2)搜集、整理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心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
依依惜别
(1)举办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2)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可以给母校写一封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美好的未来,还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
3.学生讨论活动的可行性,积极思考还可以补充哪些活动形式。
4.学生分组合作制订活动计划。
预设: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前,教师点拨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完整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课件出示)
三、汇报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小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小组的计划中不一样的内容,如有疑问,可以向汇报的小组提出。
2.师生共同评议。
预设:教师相机引导,提示学生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要多样,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班级内评选出最优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按计划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5.教师小结。
(1)小结制订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