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编号ID:2899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6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第15课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梅岭三章》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由伟大革命家、军事家陈毅将军被困梅岭山时所作,为七言绝句组诗。全文共三章:第一章,作者在生死绝境之中,追忆往昔,即使面对死亡,作者也毫无惧意,甚至要召回已经牺牲的部下,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第二章,作者告诫幸存的同志们,奋勇杀敌,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自己,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第三章,作者对于投身革命无怨无悔,并相信战争终有结束的那一天,革命必将走向胜利,末章强烈地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积极的革命态度,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诗作内容短小精悍,读来铿锵有力,全诗既带有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勇气,又有即将面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

1.通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连和抑扬顿挫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现出作者大无畏的革命感情。(重点)
2.能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能概括出每首诗歌内容。(难点)
3.体会诗歌中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连和抑扬顿挫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现出作者大无畏的革命感情。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能概括出每首诗歌内容。

翻开历史的宏伟画卷,群星闪耀,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毅然决然投身革命,不畏牺牲,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撼人心魄的英雄赞歌;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光辉史册,令人肃然起敬!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仁人志士能够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意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梅岭三章》,倾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吧!

【走近作者】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由于叛徒告密,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重点生字】
伏(fú)         丛莽(mǎng)   旋(xuán)     旌旗(jīng)     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 
诸君(zhū)    捷报(jié)        血雨腥风(xīnɡ)
【词语解释】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涯:边际,止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任务一:初读诗歌,了解背景
1.朗读诗歌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3)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2.阅读小序。说说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得脱”的“得”,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
明确:
“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交代了梅岭遇险的经过。“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以诗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比读诗歌,感受诗情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节奏,反复朗读,注意节奏,读好韵脚。
①四三停顿,平长仄短,韵脚读音拖长。
②第一章押uo韵,音调高亢开阔。第二章押an韵,音调高平昂扬。第三章押a韵,音调沉稳坚定。
③读重要意象时,可以适当重音或者略微停顿。
任务二:统整诗意,掌握形象
1.这组诗中,“断头今日意如何?”一句领全篇。在面对生死的危难关头,陈毅想的是什么呢?请用三章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
断头今日意如何?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断头今日意如何?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断头今日意如何?
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问三答进行分角色朗读,并设计一定的肢体动作(如:横劈状、抱拳状、双臂缓缓舒展状)。3分钟后,选取小组在班级进行展示。
2.绝境中的所思所想,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灵、情感和胸怀。梳理意象,结合具体意象和诗句,说说你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或形象?
明确:
泉台、旌旗、阎罗  捷报、纸钱    血雨腥风、自由花
从           我读出一个           的形象!
明确:
我读出一个至死不渝、血战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我读出一个坚定乐观的战士形象
我读出一个视死如归的革命家形象
我读出一个献身革命、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形象
我读出一个叱咤风云、气魄非凡的红军统帅形象
【资料链接】
①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断头今日意如何)
②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史记·伍子胥列传》(此头须向国门悬)
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取义成仁今日事)
从这些诗句中,我读出陈毅           的精神!
明确:
我读出陈毅不畏生死、甘愿牺牲的战斗精神
我读出陈毅忠诚革命、坚信胜利的革命精神
我读出陈毅临危不惧、身怀大勇的爱国精神
我读出陈毅上马打仗,下马赋诗的儒将精神
任务三:再读诗歌,深入体味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合作思考:
1.这三首诗歌内在联系在哪里?
2.圈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动词,说说表达效果。
明确:
1.这三首诗歌内在联系在哪里?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照时间顺序,从首章“创业艰难百战多”追忆往昔,次章“南国烽烟正十年”面对当下,末章“人间遍种自由花”展望未来,用三个角度回答了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虽然三首诗有内在的联系,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情感表达上也有不同。
2.圈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动词,说说表达效果。
第一首中的“招”“斩”用得好。“招”是招引,“斩”是斩杀,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力量的强大,表现出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第二首“飞”用得好。“飞”字显得轻而快、欢欣、联翩而至,用在句中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表现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任务四:激活情感,培养创造
【背景补充】
1936年4月,陈毅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10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在大庆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到敌人搜山,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沟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火被淋熄,敌人搜捕直至天黑才撤走,半夜又反扑上山,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用刀在陡坡上的丛莽中开出一块很小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后来敌人继续搜山,前后围搜达20余日才“解围”。我们今天学的这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在生死未卜的境况下,毅然写下决心和壮志,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种精神,我们从哪些人身上学过?
明确:
晋朝的嵇康、南宋的文天祥、晚清的谭嗣同、民国时的秋瑾……
抛头颅洒热血,在许多现代的革命志士的诗歌里体现,比如:
革命烈士诗抄
吉鸿恨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华龙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末终。
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
天安门诗抄
王立山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在生死攸关时节,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些将生死置之度外呢?
明确:
理想、信仰……
信念,理想,尊严才能撑起一个真正的人,现在你就是这个顶天立地的人。

在陈毅同志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诗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和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篇,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其实,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涌现出不同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国,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生命。
最后,让我们带着满怀敬意,满腔自信,再次朗读英雄诗篇,聆听教诲,激发斗志,锤炼品格!

1.流畅背诵《梅岭三章》。
2.结合盛世中华的繁荣景象,选取合适的意象,以“致革命先烈”为题,写一首现代诗。
3.完成对应的分层练习题。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