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练习课-导学案

编号ID:368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3.05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1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练习课
学习目标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物体的意识。
学习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布绒玩具茶叶罐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观察实物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1题。
说一说下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分析:从图中看出,小鸟在大象上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背部;小熊在大象的后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尾部;袋鼠在大象的右侧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右面的身体,包括尾巴、身子、右耳朵等;小猴在大象的前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头部。
答案: 1.瞧,他们正在给小熊猫照相。

4幅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写出名字。

(小刚)(小方)(小兰)(小军)
知识点2:观察实物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2题。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分析:先观察实物图(茶叶罐),看清茶叶罐的正面①号、背面③号、左侧面②和右侧面分别有什么图案或标志,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答案。
答案:
三幅图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①、③、②。 2.下面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知识点3:观察实物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3题。
连一连。
分析:先观察实物图(数学),看清数学书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分别有什么图案或标志,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三位小朋友看到的图案。
答案:
3.连一连。

知识点4:
观察实物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4题。
下面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分析:先观察主题图,设想自己就处在天安门所对应的三个位置(①②③),看你的右手或左手所对应的是天安门的什么位置,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你在天安门的三个位置(①②③),看到的图案。

答案:
三幅照片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③、①、②。 4.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观察到的?


(小方)(小明)(小丽)(小军)
知识点5:观察立体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
连一连。

分析:
拿出学具(三种不同颜色的正方体)如图所示摆一摆,再站在图中三位小朋友所处的位置进行观察,找出你看到的三种不同的组合平面图形。
答案: 5.下面的房子各是哪个小动物看到的?连一连。

布置作业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学习了观察物体之后的练习课,为了让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方法掌握得更熟练,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毛绒玩具,课堂中我尽量设计观察实物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种实物,目的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实物的表象,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书中画面或是图片,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这个环节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可能是不同的。在看图找位置或看位置找图的题目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去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站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到的是怎样的,而不是一直站在“我”的角度进行观察、判断。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