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精华版教案
编号ID:118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6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好汉语拼音,学好中国文化。
语言运用:背诵经典古诗句,会接、打电话。
思维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审美创造:热爱阅读,感受亲子阅读的愉悦。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鼓励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音序查字法,要求学生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进而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日积月累”要求熟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学会打电话,明确给别人打电话时,要说清楚自己是谁;接电话时,要主动向对方问好;没听清对方的话时,可以请对方重复。“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儿歌《谁和谁好》,旨在引导学生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认识“母、页”等9个生字,会写“止、斤”等6个字。(重点)
2.熟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难点)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初步学会独立接打电话,给别人打电话时,要说清楚自己是谁;接电话时,要主动向对方问好。接打电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认识“母、页”等9个生字,会写“止、斤”等6个字。
2.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学习“识字加油站”
1.教师引导学生猜谜语: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出示课件3)
揭示谜底:字典。
教师过渡: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查字典。当我们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但不知道它怎么写,也不知道它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2.教师引导:说到音序,就离不开我们在“语文园地一”里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出示课件4)
学生齐读,边读边看清楚字形。
3.教师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指名让学生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适时点评。
4.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厨:chu)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从字典里找答案吧!(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音序就是一个音节中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出示课件6~8)
第一步: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面找到大写字母“C”。
第二步:在“C”下面找到“chu”和对应的正文页码。
第三步:翻到正文第××页,找到“chu”,然后按声调顺序找到二声,就能查到“厨”字了。
教师点评:同学们都找到了吗?真棒!我们来看看“厨”的意思:厨房,做饭做菜的地方。“厨”可以组词“厨房、下厨”。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出示课件9)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6.练习巩固。(出示课件10、11)
教师导入:老师这里有几个生字不会组词,你能用我们新学的音序查字法查一查吗?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查完它们,并组词。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7.学写字。(出示课件12~17)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6个要求会写的字,指导重点笔画。
学生练写,教师评价。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查字典的方法,叫“音序查字法”。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以后遇到不懂的字或者不会组词的字,就可以利用字典解决了。今后,我们也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通过看插图、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体会亲子阅读的愉悦。
一、学习“日积月累”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它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赠汪伦》。(出示课件18)
学生齐读古诗题目——《赠汪伦》。
1.教师播放古诗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诗中韵母为后鼻音的生字的读音。
学生逐句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简单介绍李白。(出示课件19)
3.(1)教师讲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前两句诗的诗意:李白坐上小船刚要出发,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优美的歌声。(出示课件20)
教师引导: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要离别时,写给前来相送的朋友汪伦的,是一首送别诗。你知道图中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吗?(出示课件21)
预设:船上的人是李白,岸上的人是汪伦。
(2)教师讲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诗意: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真情。(出示课件22)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古诗的意思了解到这是一首送别诗,那当我们的朋友将要离开,你去送他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
预设:伤心、难过、不舍。
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填一填,背一背。(出示课件23)
教师安排学习任务:我们学了这首古诗,也了解了古诗的意思,接下来请同学们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读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
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和哪些朋友关系好呢?除此之外,你还知道谁和谁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谁和谁好》。(出示课件24)
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请同学们自由读儿歌,努力将儿歌读通顺。
2.教师请学生朗读:谁能把这首儿歌流利地读出来?
教师指名让学生读,相机指导“谁、藤、蜜蜂、仰脸”的读音,提醒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学生朗读,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及鼓励。
3.教师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预设:藤和瓜、蜜蜂和花、白云和风、我和同学。
4.教师指导:这些朋友为什么这么要好呢?答案就在儿歌中,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25)
5.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找一找身边还有“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出示课件26)
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谁和谁好》是一篇以友情为主题的儿歌,可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趣读中感受儿歌的魅力,从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心。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给别人打电话时,要说清楚自己是谁;接电话时,要主动向对方问好。接打电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一、导入故事,揭示题目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打电话的?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出示课件27)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打电话的经历。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课本上李中与阿姨的对话,思考:插图中的阿姨和李中是怎样打电话的?(出示课件28、29)
打电话时,先礼貌称呼并问好,然后介绍自己并说明打电话的目的,最后表达谢意。
3.教师引导:你认为打电话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学生发言说步骤。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总结。(出示课件30)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打电话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实践打下基础。
4.教师提问: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呢?(出示课件31)
预设:你好、请问、谢谢、再见……
二、创设情境,打电话
1.教师出示课件,进行引导:知道了打电话的步骤,现在我们来模拟实际情景,演一演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出示课件32)
(1)教师出示情景一。(出示课件33)
教师引导:同学们,洋洋想打电话给他的好朋友林林,约他出来玩。但是洋洋还没想好怎么打这个电话,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请同学们先在小组中选出两位同学模拟林林和洋洋打电话,另外两位同学提出建议。
学生个人准备。要求: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学生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流程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情景二。(出示课件34)
教师引导:美美想打电话问候爷爷,她该怎么打这个电话呢?小组内选出两位同学模拟美美和爷爷打电话,另外两位同学提出建议。
小组展示,学生互相点评。
(3)教师出示情景三。(出示课件35)
教师引导:轩轩想打电话给图书管理员询问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他该怎么打这个电话呢?小组内选出两位同学模拟轩轩和图书管理员打电话,另外两位同学提出建议。
教师指名让学生展示,相机指导。
2.教师总结要点。(出示课件36)
(1)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拨准确;
(2)讲话时,有礼貌,切记自我介绍;
(3)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3.教师提问:如果接电话的人不是我们要找的人,该怎么办呢?我们来阅读课本中的对话,讨论一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如果接电话的人不是我们要找的人,问好之后,告诉对方自己要找谁。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可以请接电话的人转告。
设计意图:情景的创设,是学生交际技能最好的练习场。在此环节,明确了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和要求,讨论了课本中的插图,学生要运用所学实践打电话的过程,进而达到指导其日常生活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接电话
1.教师引导:当我们接电话时,有哪些要点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要点:接到电话仔细听,主动问候对方好;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间;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
2.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情景,来练习接打电话吧!(出示课件37)
小组内练习后,轮流上台展示,评选出最优小组。
设计意图:为学生打电话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小组合作并进行评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8)
“识字加油站”环节,我设计首先复习巩固音序,再利用“厨”字分步讲解,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音序查字法,通过总结口诀、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牢固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学习及背诵古诗环节,我引导学生由词到句再到整首诗,循序渐进,进而熟读成诵。“和大人一起读”环节,我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敢于表达,并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爱上阅读。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