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

识字7 操场上(教案)

编号ID:149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拔”等12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皮”等6个字。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拔、拍、跑、踢”5个生字;会写“打、皮、跑、足”4个字。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6种常见的体育活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引说,导入新课。
师:“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飞到了操场上,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干什么呢?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课间参与的体育活动,体味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操场上)
认识生字“操”:“操”,平舌音,可组词“做操、早操、体操、操场”等,做操时要用到手,所以“操”字是提手旁;

二、图文对照,认字学词
1.(课件出示插图)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学生先读拼音,再读词语。
3.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平时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情景。
4.玩游戏巩固语语。
一人出示词语卡片,一人做相应的动作,做对了就拿过词语卡片当小老师领读两遍。
5.全班交流。
(1)你打过哪些球?(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
(2)指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词卡上体育活动的标志性动作,其余学生猜出体育活动名称。
(3)引问:在同学们表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拔河、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拔、拍”均含有提手旁;“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跑、踢”均含有足字旁。)
(4)还有哪些体育活动用手,哪些体育活动用脚?(如:扔沙包、掷飞镖,跨栏、跳远。)
6.出示生字卡片“拔、拍、跑、踢”,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1)识记生字“拔、拍”。
①启发提问:“拔”与“拍”都含有提手旁,应该怎样区别它们?(提示:可根据右边的字形识记)
②交流反馈:“拔”字右边是“友”字多一点,可组词“拔河、拔草、拔萝卜”等;“拍”字右边是“白”,可组词“拍手、拍打、拍皮球”等。
(2)识记生字“跑、踢”。
①加一加:⻊+包=跑,⻊+易=踢。
②学生比赛组词:跑步、逃跑、跑车,踢足球、踢毽子、踢踏舞。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会写字:打、皮、跑、足)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指导足字旁()和“足”字的区别,学生书空。
打 提手旁的提起笔要比横再往左一点;“丁”的一横要穿插在提手旁一横下面些,竖钩的钩尖靠近竖中线。
皮 竖撇宜长,竖短,横撇摆正,捺舒展。
跑 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包”中撇的起笔高于足字旁,末笔竖弯钩舒展。
足 最后的撇和捺舒展,落笔在一条横线上,站稳。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小组选出组内优秀作品,教师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评议指向关键笔画。
5.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四、练习表达,作业设计
过渡:操场上的小朋友可真多呀!他们各自参与着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欢声笑语满天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操场上的情景吧。
1.按要求练说。
(出示句式)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呀!小朋友们有的在         ,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
(1)学生对照插图自由练说,并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教师评价指导。
2.课件出示文中词串,学生齐读、自由练读、同桌对读。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认识“铃、真、闹、丢、沙、身、体”7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沙、包”2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体会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再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词语。
(2)(出示体育活动图)说说同学们正在进行哪些体育活动,还可以进行哪些体育活动。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儿歌,识字学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和同学。
2.圈出儿歌中的生字,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1)“铃”,后鼻音;“真、身”,前鼻音、翘舌音。
(2)认识新偏旁“金”。“铃”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如:钢、铁、铅、铜……
(3)交流“铃、真、闹、丢、沙、身、体”的识记方法。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钅+令=铃  门+市=闹  氵+少=沙  亻+本=体
②创设语境识记。
早晨,公园里真热闹,许多人在锻炼身体。
③熟字比较:真——直,丢——去。
④同桌互相给生字组词,再交流汇报。
3.玩“找字卡”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迅速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读出来。
4.出示词语卡,生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出示会写字“沙、包”的字卡,指名读,再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会写字:沙、包)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解析书写要点。
沙 “少”的撇要长,伸到“氵”的下方。
包 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第二笔横折钩的起笔在撇的中点偏下部位,折稍微靠里;竖弯钩的起笔对准撇的尾部,写得舒展。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展示学生写得较好的字,师生评议。
四、再读儿歌,作业设计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注意节奏。
(1)读儿歌时,读好“下课了(le)”和“热闹(nɑo)”两处轻声,整首儿歌就显得轻快了。
(2)第3句话要注意停顿: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2.学生自由读儿歌,想一想,儿歌描写的是什么场景?一共写了哪几种体育活动?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课余时间学校操场上的情景,理解“热闹”一词。
4.指名分句朗读,师生评价;想象课间活动的欢乐情景,带着快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
5.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识字教学时,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通过有趣的生活场景,唤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学生既识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理解字义,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朗读儿歌时,我在教会学生读好轻声和句中停顿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活动时的快乐心情,并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之情表达出来。学生不仅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韵味,还读出了快乐,读出了兴趣。我还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