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教案)

编号ID:152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0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正确认读学习要求。
2.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通过生活中认识的汉字,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5.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6. 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认、连”等8个生字,会写“写、认”2个字;正确认读学习要求。
2.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一、识字加油站
1. 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二,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
2.教师在每幅图下方对应出示以上短语,学生对照图片,借助拼音朗读短语。
3.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1)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2)识记字形。
①按部首归类识记:讠——认、试;辶——连、选。
②加一加、减一减:土+真=填;连-车+先=选;认-人+式=试。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多种方式读。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写、认”,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笔画。
学生书空并口头组词。
5. 教师引导: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组吗?
预设:读一读,记一记……
二、字词句运用
过渡:小朋友们,在上学期,我们结识了许多字母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谁能叫出它们所有人的名字呢?
1.找一找,连一连。
(1)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集体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使学生能按照顺序熟练背诵。
(2)(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学生仔细观察《汉语拼音字母表》,说一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3)复习旧知:一一对应的大小写字母在字形上的特点。
①字形完全相同的:如C—c K—k O—o P—p S—s Z—z ……
②字形有细微变化的:如M—m L—I J—j F—f ……
③字形变化较大的:如G—ɡ A—ɑ E—e Q—q ……
(4)指导学生分类识记,重点识记变化较大的字母,突破一一对应的难点。
(5)完成书中练习题目“找一找,连一连”,然后集体订正。
(6)拓展训练。
①教师任意说出一个大写或小写字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该字母的大写或小写形式。
②同桌开展游戏:一个同学出示大写字母,另一个同学从字母卡中找出对应的小写字母,然后一起读一读。
2.读一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出示7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并口头组词,看谁组的词语多。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可以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课件出示两组字)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5)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星-生+十→早。
(6)巩固识记。教师将7个生字做成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开展摘苹果游戏:准确读出字音,并组一个词语,就能摘下一个“苹果”。多进行几轮游戏。
(7)拓展:给偏旁“木”和“氵”加上部件组成新字。
3.你在商店买东西时认识了哪些字?和同学交流。
(1)教师提问:你在商店买东西时都见过哪些词语呢?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三组词语。
师生互动,明确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学习用品,第二组是生活用品,第三组是服装。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拓展:你生活中还认识了哪些字?快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四、课堂回顾
1.教师进行课堂回顾,学生可作补充。
2.同桌合作,用多种方式巩固本课时所学的知识。


1.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2. 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一、日积月累
1.(出示插图)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大树下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2.学生齐读诗题,教师简介作者。
贾岛(779—843)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注重词句锤炼,为“苦吟诗人”的代表,著有《长江集》。
3.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古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4.同桌之间互读正音。
5.学生交流反馈认为难读的字词。教师正音,再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隐、问、言、山、深”是前鼻音,“松、童、中”是后鼻音;“者、师、山、中、深、知、处”是翘舌音,“松、采、在、此”是平舌音;“子”读三声,不读轻声。
6.(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对照原文跟读,划出朗读节奏。再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7.多种方式诵读古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齐读等)
8.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先自己画出不明白的地方,再和同桌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诗意:苍松下,我向年少的学童询问,他说师父到深山中采药去了。师父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到底在哪儿。
9.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
10.学生熟读古诗,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诗,和同桌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二、和大人一起读
1.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接下来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读一首儿歌《快乐的节日》。
2.学生欣赏,随后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可以问一问老师或同学。
4.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评议。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吹  向    祝 贺    希 望    世 界
祖国    自由     勇 敢    理 想 
5.逐段学习,理解短文。
比如第1自然段,想一想:
①这段话中把我们比作了什么?(春天。)
②我们来到了哪里?(花园、草地。)
(5)师生分段接力读课文,节日的快乐。
6.制作阅读卡,记录阅读情况。
我的阅读卡 和谁一起读  读后来评分
我的问题 1.歌词中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情景?
2.歌中都有谁向小朋友们表达祝贺?小
  朋友们的心情怎么样?
大人的解答 1.“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欢庆节日。
2.歌中有花儿、白杨树和美丽的小鸟向小
  朋友们表达祝贺。小朋友们很开心,充
  满喜悦、兴奋之情。

三、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1.教师对本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小结,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布置作业。
(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快乐的节日》,再另选一篇文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2)全班交流在这个节日里都会做些什么,发生过哪些开心的事情?

语文园地重在对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因此,语文园地的学习,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注意生活经验与文本学习的连接。如在指导“找一找,连一连”时,我先让学生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复习并比较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独立完成练习。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这两个环节中,我侧重引导学生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后写。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