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认读关于夏天的词语,感受4组词语所呈现的夏天美好、惬意的画面;认识8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
2.练习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3.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收获和感受。
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初步懂得通过观察自然界有趣的现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夏夜多美》,感受童话的美好。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读有关夏天的词语,认识8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
2.会照样子说句子;会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并完整地抄写句子。
3.在生活中,通过食品包装主动认识汉字。
一、识字加油站
1.激趣导入。
师:夏天快要到了,你喜欢夏天吗?你了解夏天里的事物吗?(展示“识字加油站”里的物品组合起来的图画,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2.(课件展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自主拼读,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借助拼音读正确,再同桌、小组互读。
(2)想一想每组词语的特点,和同桌合作说一说。(这些词语均和夏天有关。第一组词语是夏天常见的解暑水果和饮品;第二、三组词语夏天常用、常见的事物;最后一组“牵牛、织女、北斗星”是夏夜常见的星星,其中隐含着“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
(3)教师补充关于牵牛织女的传说。
3.教师利用课件打乱顺序逐一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4.指导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帮助正音。
(2)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组词。
②加一加:木+昆=棍 氵+=汤 纟+只=织 户+羽=扇 木+奇=椅
③联系词语识记。“牵、织”可以结合词语“牵牛织女”识记。
(3)指名读、开火车读、自由读。
5.(课件出示相应图片)看图贴词卡。
6.分四组出示词语,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试着用词语编故事。
7.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拓展其他与夏天有关的词语。
8.(课件出示“豆、斗”的动漫笔顺)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自由练写,同桌互议互评。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小白兔割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①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②小白兔在哪里干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③小白兔怎么样地在哪里干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2)(课件出示3个句子)学生齐读、分组读,体会3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了内容,句子表达得更具体、更清楚。)
(3)试着仿说句子。
①教师出示习题:小鸭子游泳。
②学生分组交流,思考怎么仿写句子。(谁干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③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④拓展训练:(课件出示小鸡在草地上吃虫子、青蛙在荷叶上叫图)你能将“小鸡吃虫子。”“青蛙唱歌。”这两个句子仿照样子说一说吗?
2.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
(1)(出示逗号、句号、感叹、问号)指名认一认,再引导学生联系上学期课文《青蛙写诗》,教师简单介绍它们的用法。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的语气。用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停顿,一句话说完了就可以用句号(。)。感叹号(!)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等。
(2)(课件逐句出示文中的句子)指名朗读、自由读、教师范读,体会句子的语气,指名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指导抄写句子,学生练习抄写句子。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句子,再用课件展示,指导学生掌握抄写句子的正确格式:句子开头空两格,每个标点占一格,上下左右要对齐,大小相似字匀称。
3.你在食品包装上认识了哪些字?和同学交流。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这些食品包装上有哪些汉字。
(2)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各种食品包装袋并提问:你认识这些包装袋上的汉字吗?(学生传阅食品包装袋,同桌或小组合作识字)
(3)小组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汉字,比一比谁认识的汉字最多。
(4)全班交流:你还通过哪些方式认识汉字?
生:在和妈妈逛街的时候,通过看店铺名称及店铺中的商品,我认识了不少汉字,比如“奶茶店”“服装店”“菠萝包”。
1.借助拼音流利地朗读并背诵气象谚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2.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童话的美好。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4条谚语及相应图片)学生自由拼读,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再同桌互读互纠。
2.教师范读正音,引导学生跟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行、当”均为多音字,在各自所在的谚语中分别读“xínɡ”“dànɡ”;“早晨”的“晨”和“晚上”的“上”读轻声;“戴、帽、搬”注意读准调。
3.同桌互读,相互交流对谚语的理解。
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上有霞时不要出门,天可能下雨;晚上有霞时第二天天气很好,可以出门。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云在山顶有雨,云在半山腰无雨。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清早下雨,时间不会很长;晚上下雨,时间就会比较长。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看到蚂蚁搬家蛇乱爬,不久就会下大雨。
5.师生互读、分小组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再自由朗读并背诵。
6.(课件出示气象谚语)学生自主读,同桌对读,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正音。
7.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这些气象谚语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气象谚语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找,学会热爱自然,能够探索自然。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课件出示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图中有什么动物?有什么植物?
2.(播放《夏夜多美》的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导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夏夜,( )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在( )、( )、( )的帮助下,( )回到了家。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人物的对话。
5.小组分角色读故事,要把自己当成小动物,读出小动物的心情;师生配乐合作读。
6.制作阅读卡,理解故事内容。
7.学生交流:你觉得夏夜美吗?除了风景美,还有什么美?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大部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教学中,我借助课件展示图片、利用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学词,增加积累。
1.在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读词语,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了解了词意;补充“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组织学生运用词语创编故事,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我时而将生字融进有趣的词句中,时而让学生独立识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2.在“字词句运用”的学习中,我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自主发现例句的规律,初步了解仿写句子的方法,然后分小组合作交流怎么仿写句子;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展示、自由交流在食品包装袋上认识的汉字;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和同桌探究、交流谚语的意思。整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语文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