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2.用字典查找“母、页”等9个生字,会写“止、斤”等6个字。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4.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5.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儿歌,读懂儿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用字典查找“母、页”等9个生字,会写“止、斤”等6个字。
3.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猜谜激趣。
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它。——打一物(谜底:字典)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字典的学问可大了,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
二、复习字母表,了解定义
1.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1)背一背:指名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全班齐读、同桌互背。
(2)写一写:教师出示大写字母,学生在听写本上迅速地写出对应的小写字母。
2.理解“音序查字法”的定义。
(1)理解“音序”:按照字母表先后次序排列的字词等的顺序。
(2)具体定义:音序查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查字典的方法。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懂其意思的字,但是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出该字。
三、分步指导,掌握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字典并了解其作用。(以下所用字典均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12版《新华字典》)
(1)了解“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①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②教师说字母,让学生进行找字母比赛;同桌合作,一人说字母,一人找字母,巩固对字母的识记。
(2)指导学生明确字母在正文中的位置。
①指导学生观看字典右侧加黑部分,判断每个字母所在的大概位置。
②通过一叠一叠地翻找到各个字母所在的位置范围。
2.指导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以“厨chú”字为例,教师边讲边演示)
(1)了解所查字的音节,确定音序为“C”。
(2)在字典前面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C”。
(3)找到音节“chu”,并记下该音节右边所标明的页码是“65”。
(4)根据音节后标明的页码“65”,翻到正文第“65”页,找到音节“chu”,再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厨”字。
(5)教师读一读字典上“厨”的意思。(厨房,做饭做菜的地方。)
3.指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
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进行大致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一页一页地翻或者一叠一叠地翻)。
4.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是怎样用音序查字法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厨”字的。
5.记口诀。
(1)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2)教师范读口诀,学生小声跟诵;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回想查“厨”字的具体步骤。
(3)学生根据口诀,任选几个生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掌握并巩固音序查字法。
6.练一练。
(1)学生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找下面的生字,找出生字在字典正文的页码、字义并组词,完成下列表格。
(2)教师巡视,给予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3)同桌合作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
(4)(课件出示6个生字)教师讲解生字书写要点,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然后描红、临帖。
四、知识复习,练习巩固
1.说一说:指名说出用音序查字法查“厨”字的步骤,师生共同总结音序查字法的一般步骤。
2.练一练:用音序查字法查自己和同桌的姓。
1.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3.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一、日积月累
1.复习导入。
师: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你们会背他写的诗吗?我们可是学过李白写的一首诗哦!(有学生背《古朗月行(节选)》,也有学生背李白的其他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赠汪伦》。
2.学习古诗。
(1)听一听:(课件播放《赠汪伦》的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2)读一读:
①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试着读出节奏。
②同桌互读,教师范读并正音。
③教师指几名学生比赛读,再指导朗读节奏,比一比谁读得好。
④全班齐读、自由练习朗读。
(3)想一想:教师范读,学生圈出读不懂的字词,教师加以指导,再借助插图展开联想,说说古诗的意思。
[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处。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4)指名朗读,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在朗读中体会李白与友人汪伦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5)交流:你和好朋友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6)学生用多种方式熟读古诗,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古诗。
二、口语交际
(一)猜一猜,激趣导入
教师谈话揭题。
师: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两个人即使相隔千里,一个电话,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对方。要想学会正确地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样打电话。
(二)想一想,明确要求
1.说一说。
(1)师:你们都打过电话吗?你们是怎样打电话的呢?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①分小组交流自己打电话的经历,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让学生知道打电话包括“打电话”和“接电话”两个方面。
2.读一读,想一想。
(1)请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泡泡框中李中与阿姨的对话,想一想:阿姨和李中是怎样打电话的?他们打电话的过程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3.说说打电话时应注意使用的礼貌用语。
(课件出示)您好 谢谢 请问 麻烦 对不起 再见……
4.创设情境,思考:怎么打电话?
①你们家电话铃响了,你接到电话后会说什么?
②你要找某某接电话,你应该说什么?
③接电话的人就是你要找的人,你应该怎么说?
④谈话结束了,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三)练一练,情境再现
1.教师自创两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练习打电话。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先讨论怎样打电话,接着组内训练,然后分组展示。
(2)全体交流与讨论,讨论之后,再请问题比较多的小组重新展示一次。
过渡:每个小组打电话都打得很好,说话简单明了,而且运用了礼貌用语。看看大家的表情,我知道,你们很多同学会打电话,很想上台来表演。别急,大家都有机会。现在我们继续来练习打电话。
2.利用教材所给的情境或根据其他情境,模拟打电话。
(1)(出示题目)
◇打电话约同学玩。
◇打电话问候长辈。
◇打电话询问图书馆开放的时间。
①引导学生想一想,约同学踢球,要说清楚什么?(见面的时间及地点。)给长辈打电话应该说些什么?说话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先自我介绍,说话要有礼貌。)打电话询问图书馆开放的时间应该怎样问?
②分小组模拟打电话,打电话时小组内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评论。评论指向是否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是否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各小组推荐同学上台表演,全班交流。
3.师生互动表演。
4.教师总结。
“约同学玩”“打电话问候长辈”虽然都是打出电话,但是语气语调应该根据对象和内容有变化。“打电话询问图书馆开放的时间”虽是打出电话,但应该有礼貌,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听清工作人员答复的时间。
5.小组合作,根据下面的情境自主练习打电话。
◇到同学家玩,同学的爸爸妈妈留你吃饭,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因为生病请假,不知道当天的作业,打电话问同学。
◇有一个阿姨打电话找妈妈,妈妈不在家,阿姨请你转告妈妈一些话。
◇老师打电话来,说晚上要来家访,你不知晚上父母能否准时回家。
(四)读一读,展开实践
1.教师总结打电话的步骤和要求,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2.实践:拿起话筒,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声真挚的问候,表达一份思念之情。
3.总结打电话的要点,注意在生活中运用。
熟练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和大人一起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你和谁最要好?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真好!你知道吗?自然界里的事物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比如藤儿、蜜蜂、白云。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呢?我们读读下面的儿歌就知道了。
1.学生自由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听老师读儿歌,边读边想:儿歌中分别讲到了“谁和谁好”?它们为什么要好?同桌互说。
3.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①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藤和瓜”为什么“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②学生交流汇报:因为瓜长在藤上,瓜离不开藤,藤也离不开瓜,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③多形式朗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合作读。
(2)(课件出示)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指名读,思考:蜜蜂为什么和花好?
②学生交流汇报:花里有花粉,蜜蜂采花粉酿成香甜的蜂蜜,蜜蜂也可以帮花传播花粉,所以蜜蜂和花好。
(3)(课件出示)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①齐读,想一想:风做了什么?云又是怎样做的?
②学生交流汇报: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③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风刮云跑的情景。
(4)(课件出示)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①结合插图,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和同学唱着歌,一起上学校的快乐情景。
②想一想自己和同学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游戏、学习的快乐情景,进一步感受同学间的友谊。
4.师生问答读,感受合作朗读的乐趣。如:
师:谁/和谁好?
生:藤/和瓜好,
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5.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
生:谁和谁好?青蛙和湖好,湖水清如镜,青蛙把歌唱。
6.制作阅读卡,记录阅读情况。
我的阅读卡 和谁一起读 读后来评分
我的问题 1.儿童诗中分别讲到了谁和谁好?它们为什么要好?
2.我们身边还有“谁和谁好”?
我的解答 1.藤和瓜好,因为瓜要想长大得靠藤给它输送养分。蜜蜂和花好,因为有了花,蜜蜂才能采集花粉和花蜜;有了蜜蜂,花才能传播花粉,进行繁殖。白云和风好,因为有了风,白云才能去世界各地旅行。同学们好,他们一起上学、玩耍,分享快乐。
2.示例:谁和谁好?鸟儿和树好,鸟儿来筑巢,树儿仰脸笑。
在学习音序查字法时,我通过猜谜语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找字母比赛、查字典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能力。在多番训练下,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一方法。在“日积月累”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古诗或短文的大意,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