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教案)

编号ID:156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0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0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册、支”等10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册、支、电、衣”4个字,正确认读7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
2.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发现轻声的一些规律,读好轻声。
3.能正确拼读音节,读好音节。
4.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床、书、间、我”等带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5.积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与情感的四字词语。
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随文巩固识字的同时,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学前准备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 认识“册、支”等10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册、支、电、衣”4个字,正确认读7个数量短语,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2.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3.能正确拼读音节,读好音节。
4.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生字。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书、铅笔、电视、手机、上衣、裤子、棉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上分别有什么。(图上有一册书、一支铅笔、一台电视、一部手机、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床棉被)
2.教师在每幅图下方对应出示以上数量短语,学生对照图片,借助拼音朗读短语。
3.(课件出示数量短语)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1)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册”,平舌音;“支、视”,翘舌音。
(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加一加。
十+又=支            木+几=机
②字谜识记。
◇斯人无所依。 (衣)
◇又来十人。(支)
③语境识记。
◇这册书旁有支铅笔。
4.师生对答,巩固识记。
如,教师问:“一什么书?”学生答:“一册车。”学生同时从字卡中找出“册”,举起来大声读一读。
5.巩固拓展:看看教室,你还能说出哪些数量短语?
6.教师出示一些事物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用数量短语进行描述。
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多形式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都是含有轻声的词语。)
(2)指名读,注意读好轻声;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3)学生分小组比赛读,然后试着把词语分类。(后缀为“子”的轻声词有3个,分别是“胆子、样子、粽子”;叠音轻声词有3个,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其他类型的轻声词有3个,分别是“眼睛、喜欢、故事”。)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读轻声?
后缀为“子”的轻声词 桌子 椅子 儿子 桃子 杏子 梨子 帽子 鸭子 汉子 旗子
叠音轻声词 爷爷 奶奶 姑姑 伯伯 叔叔 弟弟 妹妹 舅舅 太太 谢谢
使用频率较高的轻声词 事情 消息 头发 热闹 喜欢 告诉 地方 石头 明白 答应
4.引导学生任选一个轻声词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注意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
5.教师出示写有音节的卡片,指明学生读,并正音
三、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生字:床、间、书、我)学生齐读后引导观察:你发现这4个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吗?
相同点:每个字都有点这个笔画。
不同点:点的位置不同,“床”的点在正上方,“间”的点在左上方,“书”“我”的点在右上方。
2.指导读泡泡框中的话,了解含有点这一笔画的汉字的笔顺规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3.拓展训练,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印证这个规则。
4.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讲评学生的书写作品,先看笔顺有没有写对,然后看关键笔画有没有写正确。如:“床”的点和竖都要写在竖中线上;“我”的点起笔要低于斜钩。
四、课堂回顾
1.教师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适当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分小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互说互考。


1.正确拼读8个词语,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与情感。
2.和大人一起读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能力。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词语是描述什么的吗?
2.读一读。
(1)(课件出示8个四字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不会读的多读几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①读准后鼻音的字,如“融、浓、情、同、共、堂”;读准前鼻音的字,如“深、心、甘、天、欢”;读准平舌音的字,如“尊、足”;读准翘舌音的字,如“水、手、深、之”。
②注意读好词语之间的停顿。
(2)同桌互读互纠,教师巡视指导并正音。
(3)美美地读:边拍手打节奏边读、对对子的形式拍手读、想画面合作读。
3.想一想。
(1)学生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想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8个四字词语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与情感。)
4.说一说。
(1)分小组比赛读,读后说一说自己对每个词语的理解,全班交流汇报。
尊老爱幼:尊敬老人,关爱幼儿。
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
血浓于水:比喻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应该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更亲密。
手足情深: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感情深,就好像手足一样亲近,离不开,不可缺少。
同心协力: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通常指老人。泛指家庭的乐趣。
欢聚一堂:形容人们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5.创设情境,活用四字词语。
教师出示例句,指名用合适的词语填一填,达到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6.积累关于春天美景的四字词语。
和和美美      众心归一     亲密无间      安居乐业
风雨同舟     相安无事      众志成城      心心相印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课件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学生跟着一边拍手,一边歌唱。
2.读一读。
(1)学生自由拼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也可以问问老师或同学。
(2)对自己不懂的生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弄清字义。
(3)和同桌合作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4)边读边思考: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快、懂事、爱劳动、爱家人。)
3.朗读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思考:“全家人”指哪些人?“这张画”指的是哪张画?
(2)读第2~5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这张画?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注意读出兰兰的疑问,读好爸爸、妈妈、姥姥对兰兰的称赞,在朗读中感受家庭的温馨。
②学生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
③(课件出示句子)学生交流汇报。
4.制作阅读卡,记录不懂的问题,寻求大人的帮助。
我的阅读卡 和谁一起读  读后来评分
我的问题 1.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胖乎乎的小手呢?
2.我从兰兰身上学到了什么?
大人的解答 1.因为兰兰胖乎乎的小手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兰兰的小手为家人做了很多事。
2.我要像兰兰一样热爱劳动,关爱、体贴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拓展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帮家人、同学、老师等做过些什么。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本语文园地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如归类识字、读好带轻声的词语、书写带点的生字等。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去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知,在读中体会中国语言的魅力。学生在掌握了词语和短文的情况下,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 “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用图文结合、师生互动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短文的大意,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生活道理。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