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蜘蛛开店》-教案
编号ID:551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2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0 蜘蛛开店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会写“决定、商店”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蜘蛛、河马、蜈蚣、长颈鹿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录制《清晨的小动物》音乐。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蜘蛛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定、商、夫、完”5个字,会写“商店、工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根据示意图梳理故事情节,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题激趣,猜测故事
活动1 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引导学生读谜语、猜谜底。
课件展示: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
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小动物)
2.谈话揭题:你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吗?(生自由交流)蜘蛛的本领很高,他还打算开一家商店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书写课题,学习“店”字。
(1)学生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指导学生识写生字“店”。
①“店”是一个生字,谁能来读一读?看看怎么把这个字记住。
②指导书写:怎样把这个字写端正呢?(注意笔顺:点、横、撇、竖、横、竖、横折、横。)
③以一带多:课件出示更多带广字旁的字,体会广字旁的书写要点。(上点居中,左边撇画舒展且略带弧度。)
活动2 质疑课题,猜测故事
1.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问题?(蜘蛛为什么要开店?蜘蛛开店卖什么东西呢?蜘蛛是怎样开店的?结果怎样?)
2.猜一猜:主人公是谁?蜘蛛会开一家什么店?
3.学生小组内猜测故事。
4.过渡: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蜘蛛的小店去看看吧!
操作指导:此板块要将教学重点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做到润物无声。在课题导入过程中,学生遇到生字,应重视引导识记,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另外,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猜测故事情节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合理即可。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主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3.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活动2 归类分组,学习字词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件展示:蜈(wú)蚣(ɡōnɡ) 长颈(jǐnɡ)鹿
(1)学生朗读,正音。(读准后鼻音。)
(2)学生说说这一组词语都是讲什么的,它们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件展示:寂(jì)寞(mò) 蹲(dūn)在网上 编(biān)织
口罩(zhào) 换(huàn)了招牌 袜(wà)子
(1)学生朗读,正音。(“蹲”不能读成dēnɡ。)
(2)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
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寂寞”“编织”的意思。
②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蹲”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蹲”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结合实物理解“口罩”“袜子”的意思。
(3)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件展示:开店(diàn) 顾(ɡù)客 付(fù)钱 工夫(fū) 匆(cōnɡ)忙
(1)学生朗读,正音。(“工夫”中的“夫”读轻声;“匆”是平舌音。)
(2)理解词语“工夫”的意思。
4.学生过关检测,整体出示第三组词语,遮住拼音再次认读。
5.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字理识字:
课件展示:店:形声字。广表义,其古文字像房屋形,表示店是用作商品买卖的房屋;占表声,占是坫的省文,坫是古代商家用来置放物的土台子。本义是商店。
蜈:形声字。楷书蜈,从虫,吴声。用作“蜈蚣”,初也写作“吴公”,后另加义符虫。本义为蜈蚣。
[蜈蚣]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头部金黄色,背部暗绿色,腹部黄褐色,头部有鞭状触角,躯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一对足。第一对足呈钩状,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吃小昆虫。可入药。
(2)字谜识字:
课件展示:一尊足像,似坐非坐(蹲);四桌无人(罩);叔叔戴帽子(寂)。
6.课件出示词语及相关图片,指名读,教师正音。
7.学生朗读课文,师生正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分组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将意思有联系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以词串的形式学习,增强对词语的记忆,并在识字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方法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字理识字”和“字谜识字”,依据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的形、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板块三 学习默读,整体感知
活动1 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思考问题完成表格:课文讲了蜘蛛几次开店?蜘蛛分别卖什么?顾客又分别是谁呢?
课件展示:
活动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蜘蛛分别开了什么店?分别卖什么?顾客都是谁?顾客有什么特点?
开什么店 卖什么 顾客 顾客的特点
活动2 交流问题,梳理主要内容
1.小组交流默读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板书:蜘蛛开店)
2.学生根据交流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画出示意图:
课件展示: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训练默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示意图潜移默化地学会梳理主要内容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讲故事打好基础。
板块四 指导书写,评价修改
活动1 指导书写“店、定、商、夫、完”
1.学生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顺序,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边观察教师范写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力求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活动2 评价修改
1.学生自评,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2.班级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学生修改。
4.引导学生书写“商店、工夫”等词语。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书写成果进行点评。扎扎实实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决、终、换、期”4个字,会写“决定、终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发现故事反复的结构特点,并学会复述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活动1 字词闯关
1.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词语表中的词语。
课件展示:决定 商店 工夫 终于 围巾 星期
2.同桌合作闯关。
3.全班开火车读。
活动2 重点词串联,概括主要内容
1.回忆课文内容:课文讲了蜘蛛几次开店?蜘蛛分别卖什么呢?顾客又分别是谁呢?(课件出示)
2.学生根据提供的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通过闯关游戏夯实识字基础,根据问题链和提供的词语概括课文内容。习得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为看示意图复述故事作铺垫。
板块二 把握规律,练讲故事
活动1 示范引领,把握规律
1.过渡:《蜘蛛开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个故事。
2.学生练讲“第一次开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第2自然段讲了蜘蛛决定卖口罩;第3自然段讲了蜘蛛挂出了开店的招牌;第4自然段讲了顾客是河马,河马嘴巴很大,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才织完口罩。)
(2)学生同桌填空,练讲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再次出示生字,帮助学生巩固认读:罩、编、顾、夫。)
课件展示: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 ),因为( )。
于是,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 )。”
顾客来了,是( )。河马( ),( ),蜘蛛( ),终于( )。
(3)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练习讲述。(蜘蛛开店——卖口罩——河马)
(4)鼓励学生在把故事讲完整的基础上,练习将故事讲生动。
①教师示范讲述,学生体会怎样将故事讲生动。
②学生练习讲述,师生评议。
3.发现规律,内化结构。(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1)学生把这三次开店的情况放在一起对比朗读,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学生小组交流明确:写法上结构相同——先写蜘蛛的想法,准备开什么店;接着写蜘蛛挂出招牌开店;最后写顾客来了之后的情况。
活动2 运用规律,讲述故事
1.学生根据这样的结构,分别练讲第二次开店和第三次开店。(课件出示示意图)
2.学生结合示意图,练习讲述整个故事。
操作指导:本环节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事的结构,是对文本言语“图式”的一种内化,让学生根据语言反复的特点运用示意图讲述故事,既降低了讲故事的难度,又让学生习得了复述的方法,一箭双雕。
板块三 明白道理,续编故事
活动1 引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课件展示:蜘蛛的店能开成功吗?为什么呢?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观点。(课件出示:蜘蛛开不成店。原因:①蜘蛛没有耐心,不能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②蜘蛛只喜欢干简单的事情,遇上难事就想放弃。)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蜘蛛没有耐心,只喜欢干简单的事情,遇上难事就想放弃?(课件出示问题)
4.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朗读。
课件展示: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注意“还是、吧”要读得轻又短。)
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活动2 拓展延伸,明白道理
1.学生小组内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
2.全班交流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现象。(板书:只图简单行不通,坚持才是硬道理。)
活动3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导入:蜘蛛看到顾客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课件出示相关问题及要求)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蜘蛛跑回网上,他会怎么想呢?他会怎么做呢?他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顾客呢?
(2)请按照课文故事的结构“蜘蛛的想法,准备开什么店;蜘蛛挂出开店招牌;顾客来了之后的情况”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也可以想象蜘蛛明白了道理之后的想法、做法。
3.学生小组试讲,全班交流。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探讨蜘蛛开店能否成功,从而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思自己。此外,教师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帮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图式,发展想象思维,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意读写的能力。
板块四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1 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指名认读。重点指导书写“决、终、换、期”四个字,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前三个字左窄右宽,最后一个字左右等宽。)
2.学生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3.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决、终”这两个字都有撇和捺,撇和捺位置不同,写法也不相同;“换”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捺;“期”这个字横多,横间距均等。
4.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笔顺和笔画。
5.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教师巡视。
活动2 反馈交流,点评修改
1.学生小组反馈交流。
2.学生全班展示评议,教师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3.学生进行修改。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有所发现,掌握规律,并在扎扎实实的书写练习中学会书写,提高书写能力。
板块五 阅读类文,拓展延伸
1.拿出课前准备的类文《蜘蛛脱险》,自由阅读。
2.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
3.再次阅读,并在小组内说说蜘蛛遇到哪些险情。
4.作者看到蜘蛛脱险了,想到了什么?
5.指名读最后一段话。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例子,体会类文中作者的话,使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发和力量,真正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一定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有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有的则体现在文章的构段方式或情节的推进上。《蜘蛛开店》就隐藏着这样一个语用信息,即故事中三个情节的推进方式基本类似。教学中,充分发挥文本结构的这一“例子”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蜘蛛三次开店在结构表达上的相同点,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练讲故事,融理解、记忆、归纳、表达等于一体,内化语言图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2.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子”功能。以文本语言为引子,拓展文本语言空间,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语用体验的一个极好的形式。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作为一个引子,以教材内容为媒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通过创编的形式,对文本进行整体回顾和把握,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了文本中蕴含的道理。
3.充分发挥教材的“料子”功能。文本语言还有一种“料子”功能,即作为一种语言材料成为学生的储备知识。学生的言语能力要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储备,这是基础和保障。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不仅能内化文本,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文本的语言,而这种积累并非是一种死记硬背,而是融积累和运用于一体。积累的语言只有不断地被激活,在一定的情境中得以运用,学生才能将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老师只有这样做,才能快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