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22《小毛虫》-教案

编号ID:553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8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2 小毛虫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毛虫有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搜集“毛虫破茧”的视频。
2.制作带有毛虫图片的课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毛虫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抽、纺、织、编、消”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小毛虫的笨拙。
4.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这一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图片,引出课题
活动1 欣赏图片,展开想象
1.学生欣赏图片,教师谈话引入。
在春天的大花园里,快乐地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居民。(情景转换,课件展示图片)你看到了哪些小居民?(蜜蜂、瓢虫、蜻蜓……)
2.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3.这些小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认识生字“昆”。
4.这些小昆虫都在做什么?(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活动2 揭示课题,大胆质疑
1.导入: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在“轻歌曼舞”,树上还有一条小毛虫(放大图片),这条小毛虫正做着与大家完全不同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条小毛虫。(出示:小毛虫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操作指导:新课伊始,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认识主要角色,产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下一步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发思考。
板块二 读文识字,感知内容
活动1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读后对照课后生字表,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3.引导学生感知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读文,学生听读后思考: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2)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
(3)教师出示图片,指名对照图片说说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课件展示:        
     小毛虫     茧   生出轻盈的翅膀
活动2 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用“○”圈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3.汇报交流成果。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分小组读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重点强调读音易错的生字。
“任、挣、绒”是翘舌音;“尽”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两个音,在“尽管”一词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一词中读jìn;注意“律”和“愉”在读音上的区别。
(3)交流识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字理图,引导学生识记“纺”“待”。
②偏旁归类识记:“怜、愉”“挪、挣”“纺、绒”“仿、佛、任、何”“律、待”。(课件演示)
③与形近字对比识记:“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课件演示)
(4)出示生字带出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由初读到熟读、朗读,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内容,更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的方式重点识记生字。
板块三 朗读课文,感受“笨拙”
活动1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听老师范读句子:
课件展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2.思考:“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好奇)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引导学生理解“生机勃勃”一词。小毛虫看到的“周围的一切”是怎样的?
5.学生思考:与其他昆虫相比,小毛虫是怎样的?(课件出示: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活动2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读:
课件展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引导学生同桌间交流这段话。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表现小毛虫的特点。(笨拙)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课件出示)
(3)学生做“挪动”的动作,体会词语的意思。
(4)引导思考:小毛虫挪动一点点,轻松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九牛二虎之力)
3.体会“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气力。)思考:小毛虫真的周游了整个世界吗?为什么这么说?(课件出示)
预设:
生1:小毛虫没有周游整个世界。因为小毛虫很笨拙,叶子相对小毛虫来说很大。
生2:因为前面说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所以小毛虫感到就像周游整个世界一样费力。
4.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操作指导: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在学文中注意品词析句,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2自然段的两句话突显了两个矛盾点,一个是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才挪动了一点点”;另一个是小毛虫“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教学时要抓住这两个矛盾点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思辨中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板块四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活动1 学写生字
1.学生认读“抽、纺、织、编、消”5个会写字。(课件出示书写动漫)
2.教师先集中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注意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宽窄比例,“纺、织、编”右边的撇要越过竖中线穿插到“纟”下。
3.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
活动2 展评修改,布置作业
1.展示学生写的字。
2.评议、纠错。
3.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操作指导:生字书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可针对生字特点进行归类书写,侧重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和笔画较多的字,这样就做到了写字指导有重点,有针对性。学生的书写就会更规范、美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整、怎、布”3个字,理解并积累“尽心竭力”这一词语,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词语。
2.指导朗读,体会小毛虫的“乐观、努力”和它破茧而出后的“灵巧、美丽”,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课文,体会拼搏之美
活动1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毛虫在树叶上艰难爬行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笨拙”。
2.引导学生回顾第1、2自然段的内容。
3.导学:小毛虫眼见其他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自己却步履艰难,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活动2 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学生朗读课文后完成活动卡。(课件出示)
活动内容 1.阅读课文,思考:小毛虫眼见其他昆虫“轻歌曼舞”,而自己却“步履艰难”,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找出课文相关语句,记录下来。
2.从小毛虫的“想”与“做”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毛虫的想法和做法 我的感受
 
 
 

预设:
(1)小毛虫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2)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3)小毛虫尽心竭力地为自己编织茧屋。
(4)我的感受:我也要乐观,要像小毛虫一样,做自己该做的事。
3.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订正“尽”的读音。强调:“尽”在“尽管”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中读jìn。拓展词语:jǐn—尽快、尽早;jìn—尽情、筋疲力尽。(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4.思考交流:
(1)举例说明你对“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的理解。
课件展示: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蚕宝宝该做的事情是——(吐丝)。
(2)从小毛虫的“想”与“做”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5.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悲观失望”“羡慕”“尽心竭力”的意思。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操作指导:新课伊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依据图片,回顾内容,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注重读思结合,设疑激趣,在思考中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与学习,并抓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具体表现来体会人物特点,从而领悟从主人公身上折射出的处世哲理,做到读思结合。
板块二 深入探究,感受成功之美
活动1 探究万物规律
1.设疑引读:小毛虫在茧屋里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它得到了什么答案?
2.学生回答前面的设疑。
3.让学生举例说说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理解。
课件展示:春种秋收;松柏四季常青;候鸟迁徙等。
4.请猜想一下是谁给了小毛虫答案。(学生自由想象,有道理即可。)
活动2 体会成功之美
1.学生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毛虫是怎样变化的?(课件出示问题及第7自然段)
(1)学生欣赏视频:小毛虫是怎样破茧而飞的?(课件演示)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灵巧——说的是它的动作;轻盈——说的是它的翅膀;色彩斑斓——说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注意读出惊奇、欣喜的感情。
2.引导学生回想小毛虫的过去,联系看到现在的小毛虫破茧而飞的情景,谈谈感想。
课件展示:当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要悲观失望,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操作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时,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围绕关键语句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可利用课件,展示小毛虫变化的过程,然后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破茧而飞”的美好,再通过联系上文,感悟小毛虫身上蕴含的品质,从而把情感教育蕴含到对语言文字的品析之中,感受成功背后艰辛付出的真谛。
板块三 复述故事,拓展阅读
活动1 复述故事
1.引导学生按小毛虫的三个成长阶段来复述课文。课件出示课后第2题的图示,借助提示,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课件展示: 

2.学生借助图示讲讲这个故事。
活动2 阅读类文
1.自由阅读类文《毛毛虫和小甲虫》,找一找类文与课文有哪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和总结。(课文与类文的共同之处是都是写笨拙的毛毛虫如何从破茧而出到长出轻盈的翅膀欢快地飞舞的画面;都是童话。课文与类文的不同之处是课文只有一个主人公小毛虫,类文有毛毛虫和小甲虫两个主人公。)
3.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讲一讲类文故事。
操作指导: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线索清晰,是练习复述课文的好范本。指导复述时有效利用课后第2题的提示,使学生学会复述课文的小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板块四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活动1 学习生字
1.认读“整、怎、布”,并组词。
2.观察“布”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尝试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书写问题及时范写。
强调:“整”是上下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书写时上下重心平稳,下面的“正”要托住上方;“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要写得宽,“巾”要写得窄。
4.练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活动2 展示修改
1.展示学生写的字词。
2.评议,纠错。
3.学生再练写几遍,把字词写得端正、整洁。
操作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书写要领,把字写端正。让学生先观察,再摹写,学会评议修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以读促讲,以读促思。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读”的功能,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悟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本文用词准确生动,从这些重点词语中能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3.重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在此基础上品读语言就更有亲切感。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