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

24《羿射九日》-教案

编号ID:555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4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7-3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24 羿射九日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羿射九日的资料及有关旱灾的视频。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2.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值、艰、弓、此”4个字,会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图片,谈话导入
活动1 连图游戏,引出课题
1.引导学生认一认,连一连。
课件出示《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神话故事的题目和主要画面,让学生把题目和图画连一连。
2.引导读课题,强调指出故事《羿射九日》,板书课题。
活动2 了解羿,大胆质疑
1.简介羿:
课件展示:羿是我国远古神话中的一位射日英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因为他造福人类,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大羿”。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2.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
3.梳理问题:
课件展示:(1)羿为什么要射日?
(2)羿是怎样射日的?
(3)羿射日的结果怎样?
操作指导:由连一连游戏引入,引导学生重温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时,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梳理牵出三个主要问题,使本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板块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活动1 初读课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展示:
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活动2 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相关图片,指名朗读。
(1)教师相机正音:
“射、值、熔、庄”是翘舌音;“滋”是平舌音;“熔、庄、腾”是后鼻音;“稼”读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
(2)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值、熔、箭、裂、稼、滋、腾。
(2)编口诀识记:“大”“米”排成行(类);火上加火很炎热(炎)。
(3)字理图识记“值、炎”。(课件出示)
(4)形近字比较识记:射—谢、值—植、熔—容、裂—烈、箭—煎、庄—脏。(课件出示)
(5)引导学生读句子,在语境中理解带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
操作指导: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这个环节里,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板块三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活动1 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1.听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介绍羿射九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羿射九日的过程?(第4~6自然段)那么剩下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
活动2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梳理。
课件展示:起因——天上的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这一环节,学生对羿的英勇和为民造福的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再通过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初步感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下面复述故事打下基础。
板块四 巩固生字,书写字词
活动1 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写字表中的字,指名认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重点观察“值、艰、弓、此”4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学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大家注意的。(“弓”,独体字,共3笔;“值、艰”,左窄右宽;“此”,左右宽窄相等。)
3.教师着重指导书写生字“值”:左窄右宽,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是个“直”。写的时候注意单人旁的竖的末端要比“直”的最后一横的位置低。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鼓励学生练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6.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活动2 评议修改
1.投影反馈,生进行评议。
2.学生修改没写好的字词。
操作指导: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学做小老师、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觉、类、炎、害”4个字。
2.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并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能根据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导入,感知苦难
活动1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读一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课件展示:光明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花草树木 生机
2.请用“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结构的句子来说说课文《羿射九日》主要写了什么。
3.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讲述羿射日的原因、过程、结果的。
活动2 创设情境,感知苦难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件演示相关内容)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想一想:十个太阳原来是怎样值日的?那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安居乐业。)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读,想一想:“可是”是什么意思?羿为什么要射日?
(3)交流汇报读懂的内容。
预设: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上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值班。
一个太阳站在一棵叫“扶桑”的树上,下面还有九个太阳。
有一天,他们觉得轮流值日没意思,于是一齐跑到了天空中。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
2.理解“炙烤”。
(1)引导学生想象“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似的照射大地”,体会“炙烤”。
课件展示:“炙”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烤,这里指十个太阳一起发光发热,气温变得过高,使大地曝晒过度。
(2)联系下文,找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炙烤”。
3.过渡:在这样的炙烤下,人类的日子会是怎样的情景?
课件展示: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1)出示有关旱灾的图片,感受干旱带来的灾难。
(2)说说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困难,体会“艰难”。
(3)师有感情地范读第3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干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注意语速要缓慢,语调要沉重,边读边想象画面。)
4.指名配乐朗读。
操作指导:可通过视频和教师的渲染,让学生感受高温、干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学生再读文中的相关语句,从而深刻体会十个太阳炙烤大地的无情、凶猛,体会到人类迫切希望有人能拯救他们的心情。
板块二 品读想象,感受形象
活动1 读文完成活动卡
1.课件出示活动卡,自由读一读。
活动内容
   文中的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摘抄课文中描写羿的句子,再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句子摘录 感受
句1:

句2:

句3:

2.读一读第4、5自然段,画出描写羿射日的语句,想象画面,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完成活动卡。
3.小组交流活动卡,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活动2 交流理解英雄形象
1.想象困难,体会精神。
课件展示: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1)这里的数字“九十九”让你读出了什么?(羿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2)想象羿遇到的困难,说说他会想什么,感受他一心为民的精神。
(3)小结:他历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东海边。
(4)引导学生谈谈感受。(课件出示表格内容,感受羿一心为民的精神。)
2.导学:射日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射掉太阳,让老百姓早点摆脱苦难,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不怕。此时此刻,你觉得羿是个什么样的人?
(1)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子。
课件展示: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①圈出句子中的动词,再读一读句子。(朗读时,“登、搭、拉、对准”等动词要重读。)
②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件演示表格内容:羿是一个力大无穷、箭术高超的人。)
3.羿为什么要留下最后一个太阳呢?读读第6自然段,用“____”画出能说明原因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课件演示表格内容)
4.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形容羿。(课件演示: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为民造福)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操作指导:第一学段阅读目标要求:阅读浅近的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据此,本环节要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抓关键词句,谈自己的感受,来感悟羿的大公无私,体会他一心为民的精神。
板块三 总结复述,拓展阅读
活动1 引读总结,升华情感
1.引读:就这样,羿射掉了九个太阳,你瞧——
课件展示: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交流: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地耕种,孩子自由地玩耍,全家欢聚一堂。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你会对羿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问题)
3.总结:百姓是多么感激羿啊!羿射九日的故事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羿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活动2 指导复述,拓展阅读
1.复习巩固:说说羿射日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课件出示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指名学生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3.小组分部分讲故事。
活动3 拓展类文,激发兴趣
1.自由阅读类文《盘古开天地》,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描写,再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类文,看谁讲得生动。
3.教师适当指导。
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表达对羿的感激、崇敬之情;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羿射九日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想象老百姓会对羿说什么,再一次受到伟大人物美好品质的感染,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根据提示讲故事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按一定顺序讲清楚即可。链接类文,可让学生独立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板块四 教师示范,书写字词
活动1 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觉、类、炎、害”4个上下结构的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大家注意的。(“觉”上下等宽,上短下长;“害”下部稍窄;“类、炎”上小下大,这两个字很相似,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2.师着重指导书写“觉”:上下等宽,上短下长。“见”的撇从竖中线起笔,竖弯钩在竖中线起笔,注意避让。整个字写的时候注意上边部分写得扁一些。
3.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活动2 评议修改
1.投影反馈,生进行评议。
2.学生修改。
操作指导:要鼓励学生学做小老师、参与写后评议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学生观察评议时结合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重点修改,并鼓励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整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羿射九日》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神箭手羿不畏艰难、勇射九日、为百姓造福的事迹。教学本文,我觉得这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紧扣“射日”,逐步深入。
在教学第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炙烤”与“艰难”。播放关于旱灾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生活的艰难。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禾苗被晒枯”“土地被烤焦”“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沙石好像都要熔化”等语句来体会干旱、高温带来的灾难,再想象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困难,从而感受老百姓生活的艰难,明确羿射九日的目的与迫切的心情。
2.品析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在教学《羿射九日》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说明羿为射日付出的艰辛,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九十九”在这里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感悟羿射日的不易。抓住文中描写射日的关键句,让学生圈画关键动词,紧紧抓住“翻、跨、登、搭、拉、对准”等关键词反复朗读、体会,再请学生想象羿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想象,学习羿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并将这一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