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

11 白桦(教案)

编号ID:1709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17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11 白 桦
教学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优美的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预习单 课时安排 机动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推开我们卧室的窗,放眼望去,我们会看到一些树。这些树沐浴在阳光下,享受轻风的吹拂;这些树流淌着生命的气息,勾画成我们眼前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叶赛宁的诗——《白桦》,我们来欣赏一下,他是怎样描写窗前的白桦的。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介绍作者。
叶赛宁(1895—1925) 俄罗斯田园派诗人。在抒情诗上的突出成就,使他成为20世纪杰出的俄罗斯民族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苏维埃俄罗斯》,长诗《忧郁的人》等。
2.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白桦树的特点。
3.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白    上    毛茸        洒
花         静    朝   
会认的字:    金    
◆读准字音:“绽”读“zhàn”,不要读成“diàn”;“朦胧、徜徉”都是后鼻音;“茸”读“rónɡ”,不要读成“rōnɡ”或“rǒnɡ”。
◆书写指导:“潇”是左右结构,右上部是“艹”,不要写成“⺮”;“朦、胧”都是“月”旁,不要写成“目”旁;“抹”右部的两横上长下短。
(2)重点词语释义。
[朦胧] ①不清楚;模糊。②月光不明。
[流苏] 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徜徉]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预设:在学生将这首诗读正确之后,让其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如“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徜徉”“白雪皑皑”。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句,可以借助书中插图,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可以借助工具书,等等。
5.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学生自由练读,体会诗的韵味。
明确:全诗以“桦、花、洒、画、霞、华”等字入韵,对应的句子字数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白桦是本诗的中心意象,通过作者的描写,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歌核心意象的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答,没有标准答案。如:白桦肃穆、纯净、圣洁;挺立、坚定;不畏严寒等。
(2)说一说:诗歌的每一节各展现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明确:全诗共四节。第1节和第2节诗描绘了窗前的一棵白桦树,从“一身雪花”的全景到“毛茸茸的枝头”的特写,写出了雪中白桦的颜色洁白、形态优美。第3节和第4节诗将这棵白桦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写出了白桦挺拔高洁,展现了霞光的变化赋予白桦独持的美。
3.引导探究,赏析品鉴。
(1)指名朗读第1节诗,体会白桦颜色洁白的特点。
①这节诗主要突出了白桦的什么特点?
生:总写了白桦颜色洁白的特点。
②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
生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银霜”和“雪花”形容白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
生2: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白桦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白桦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指名朗读第2节诗,体会白桦的形态优美。
①这节诗是怎样描写白桦的枝叶的?
生1:紧承上文,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完全脱去叶的树枝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生2:作者极尽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雪后的白桦傲寒挺立的形象。
②拓展:这节诗描写极为精彩,让你想起了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名句?
生1: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2: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元稹的名句:“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
(3)指名朗读第3节诗,体会玉立的白桦挺拔、高洁之美。
这节诗突出了白桦玉立于朦胧的寂静中的美,具体是怎样描绘的?
生1:“朦胧的寂静”写出了白桦所处的环境,白桦“玉立”其中, 更显出它的挺拔、高洁。
生2:“灿灿的金晖”令白桦绚丽辉煌。“闪着”与“玉立”相呼应,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美。
(4)指名朗读第4节诗,体会白桦在霞光映照下独特的美。
①这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白桦?
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是怎样来具体描写的?
生: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的朝霞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一个“抹”字写出了朝霞的多情,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白桦闪耀着圣洁的光华,那样洁白,那样傲岸。
4.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学习本文的感受。
预设: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总结一下学习感悟。
示例:(1)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四、拓展运用,写诗交流
1.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本课的感受,交流自己收集、摘抄的诗歌。
预设:此次活动是对前面收集、摘抄诗歌活动的交流和反馈,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推进阶段。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摘抄的诗歌。教师巡视课堂,发现学生在摘抄诗歌时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
(2)学生根据交流情况,总结收集、摘抄诗歌的方法。
(3)学生课外收集以植物为题材的现代诗,摘抄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尝试写现代诗。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和自己摘抄的现代诗,谈谈对现代诗歌的感受。
(2)学生尝试写一首现代诗。
预设:学生写诗时,教师不要在诗歌表达形式上提任何要求,以免束缚学生的表达自由。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写的诗。
预设: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分组交流、班级交流等多种形式。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这节课结束了,我有这么几点想法:
一、语文教学,贵在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因此,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读课文,也许一开始是强迫的,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喜欢上阅读的。而只要学生能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就不在话下了。
二、教师必须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三、注重知识积累和学法总结。如积累现代诗歌的一些写法,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借物喻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等。又如,要想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