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案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八(教案)

编号ID:1740 教材版本:人教版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大小:0.09 MB 文件类型:.doc 发布时间:2025-08-01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教案介绍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回顾、交流童话的特点,在读童话时注意体会奇妙的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
2.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3.能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某一季节。
4.学习在书签上写自己喜欢的格言,了解竖写的规则。
5.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童话,总结童话的特点。
2.积累近义词,体会其含义上的差别;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 课时安排 2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1.能联系课文回顾、交流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奇妙的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
2.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交流平台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里面的人物也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现在我们再来回顾这些课文,交流一下童话中的奇妙的想象吧。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交流。
生1:《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有了宝葫芦,人们要什么就有什么,太奇妙了。
生2:《巨人的花园》中,“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这真是太神奇了!
生3:《海的女儿》中,海底的宫殿真是雄伟壮观,要是能到那里去游玩该多好啊!
2.拓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阅读过的其他童话里的奇妙的想象。
生1:《丑小鸭》中,当丑小鸭悲伤寂寞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生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成了海上霸主后仍不满足,却突然间又回到原来贫穷的境地。
生3:《小红帽》中,小红帽和祖母从狼肚子里逃出后,小红帽搬来几块大石头填在狼肚子里,把狼压死了。
师小结:阅读童话,不但有趣,还能激发幻想。我们在阅读童话时,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奇思妙想,大胆地去想象,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二、词句段运用(一)
1.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句子,重点关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加点的词语,并联系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说一说。
生1:“慰藉”表示心理上的情感填补,语言色彩更浓厚。
生2:“安慰”作动词时,意思是用语言安抚人。
师小结:“慰藉”和“安慰”都有“使心情安适”的意思,不同的是,“慰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更带有一种典雅的韵味;“安慰”只表示动作,不包括动作的结果(有无效果)。
生3:“忘记”的意思是不记得过去的事;没有记住应该记住的。
生4:“忘怀”的意思是忘记,不放在心上,含有“怀念、想念”的意思。
师小结:“忘记”和“忘怀”都有“遗忘”的意思,不同的是,“忘记”强调的是记不住了;“忘怀”偏于情感的表达,和其前面的词语连在一起多表达“不能忘记”的意思,如“难以忘怀”。
2.迁移训练,近义词填空。
过渡:上面的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是近义词,它们意思相近,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表情达意的效果是不同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近义词填空。(课件出示)


1.能体会不同的表达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某一季节。
2.学习在书签上写自己喜欢的格言,了解竖写的规则。
3.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

一、词句段运用(二)
1.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总结。
生1:第1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冬天中的自然现象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冬天里雪、霜、北风的威力。
生2:第2句抓住冬天里典型动物的活动来表现出冬天的寒冷、缺少食物。
生3:第3句直接描写冬天,抓住寒风、白雪等典型事物表现季节特点。
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描写冬天的,冬天这个季节最主要的特征是寒冷。这些句子是从不同方面表现的。我们也可以仿照这种写法,运用不同的句子从多方面描写其他季节,从而突出这个季节的特征。
3.学生分组描写不同的季节,交流展示。
示例:(一)春天
(1)春风吹过大地,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野花,多美呀!
(2)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际,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油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3)春雨沙沙地下着,有如绣花针,有如牛毛。河面的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河水中,一只只小蝌蚪顽皮地游着,好像在找它们的妈妈,
可爱极了。
(二)秋天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慢慢地、慢慢地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
(2)小草弟弟也不认输,它们换上了绿里带金、金里带亮的吊带裤,在秋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提醒秋天要到了。
(3)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令人向往,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
二、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教材上的书签,引导学生了解书签格言及竖写的规则。
(1)什么是书签?书签有什么用?
明确:书签是用来记录阅读进度,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又衍生出电子书签等,以记录阅读进度和心得。
(2)理解书签上的格言。
明确: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思想。
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了解竖写的规则。
明确:在书签上写格言要注意几点:①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②字距要均匀;③上下字要对齐;④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2.拓展交流其他样式的书签及格言。
预设:教师出示几个其他样式的书签,引导学生交流书签的样式及书签中格言的含义。
三、日积月累
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四个句子。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意思:少年时不懂得刻苦学习,老了才后悔,到那时再发奋读书就太迟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意思:读一天书就下一天的功夫,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掉十天读书的收获。(强调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意思:学习不怕晚,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意思:要想博览群书、学识丰富,勤奋是唯一的途径;要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刻苦的学习态度是前行的关键。我们要多读书、不怕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此句旨在鼓励人们多读书、不怕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
4.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名言,谈一谈原因,并记一记。
预设:学生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抄写下来作为书签。
5.读一读,背诵这几句名言。
6.引导学生课外收集、积累更多关于“勤学”的名言。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请直接点击上面的"本地下载"链接,"目标另存为"不能下载。
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分隔线----------------------------
推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