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学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具体事例,和同学互相讲一讲。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一导,引出话题
1.教师出示柯南、孙悟空等常见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这些人物形象你们是不是特别熟悉呢?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出自哪本书或者哪些影视作品吗?(学生举手回答。)很好,看来大家对这些人物形象都很感兴趣。他们有的活泼机灵,有的英勇顽强,有的忠厚老实……。这些形象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打开记忆宝库,仔细地回忆一下。
2.引导学生交流看过哪些书籍和影视作品,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
提示:(1)第三单元课文和“快乐读书吧”中的世界各地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2)第八单元课文中提到的经典书籍,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人物。
(3)儿童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中的热点人物,比如“孙悟空”“美人鱼”“胡巴”“大白”等。
3.点明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话题。(教师板书: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过渡:刚刚同学们回忆了自己学过的课文、阅读过的书籍和看过的电视剧、电影,说出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家为什么对这些人物形象记忆深刻呢?原来是因为大家都很喜欢它们。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吧!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板书的话题中的“最喜欢”三个字,明白在说话的过程中要说清楚自己最喜欢的是谁以及喜欢他的原因。
二、读一读,领会要点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明白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学生在交流之前,搜集并整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照样子填写在表格里。
示例:牛郎——课文《牛郎织女》——忠厚老实、勤劳勇敢,敢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张飞——小说《三国演义》——生性耿直、粗鲁莽撞、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粗中有细。
3.学生分条讲述,把喜欢的原因说清楚。
提示:“分条讲述”只是提供了方法,并不是让学生在讲述时完全分条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而是把理由整合处理,加入适当的内容,形成一段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话。
4.引导学生明白听人说话时能抓住重点。
三、说一说,总结评价
1.选2~3名学生作代表交流,听的学生评价是否做到了分条陈述、说清理由。
点拨:(1)学生缺少开场语或结束语,提示可以加上“大家好,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或“谢谢大家,我介绍完了”。
(2)学生不是说成一段话,而是读表格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表格里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学生在语言表述上不清楚,没有做到分条讲述时,师生互评,学生梳理语言。
2.教师根据此环节学生的发言,分别从“听”与“说”的角度给予评价。
3.教师示范表达,学生边听教师的介绍边思考怎样介绍人物形象才能吸引人。
4.学生品读教师示范的内容,班级交流,梳理出生动、形象地介绍人物形象的方法。
明确:(1)可以把喜欢的理由说得再具体一些,加上具体的事例。比如,介绍哪吒敢于担当的特点时可以举出他敢于担当的例子。
(2)可以加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比如,介绍哪吒敢于担当的特点时可以把体现他敢于担当的语言、动作加上。
(3)介绍时注意语气的变化,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教师总结。
小结:同学们在说的时候要做到“分条讲,说清楚”。为了使介绍的人物形象吸引人,还可以列出具体事例,或对突出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听的同学做到“听人说,抓重点”。
四、评一评,汇报展示
1.小组内开展交流活动,介绍“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相互评价。
(1)学生自己练习,做好交流准备。
(2)小组内轮流展示。
(3)学生认真地听取他人的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代表性的表达例子。
3.小组推荐优秀代表依次交流展示。
4.评选出介绍得最吸引人的学生,并给出理由。
五、总一总,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
小结:同学们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我们学到了:与别人交流时不仅要会讲,做到分条讲,说清楚;还要善于听,做到听人说,抓重点。想要了解更多的人物形象,就要多阅读,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丰富积累,充实自己。
2.教师出示作业,拓展训练。
(1)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一步了解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2)办一期“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手抄报,可以配上人物插图,加上解说文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托教材,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